太极拳

太极拳历史

2018-05-15 05:13:09 220

太极拳源流

 

对于太极拳的源流:何人、何时、何地所创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民间也有多种说法:如武当山著名道人张三丰梦见仙人授拳得艺,明末河南陈王庭结合家传武学创编等等。然而有确凿资料可以证明的是清代河北人杨露禅于河南陈家沟陈长兴处学得陈家拳,并在北京传播拳艺,当时杨露禅对外称其拳为绵拳。1864年,同治、光绪二帝的帝师翁同龢在观看杨露禅武艺后曾大加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杨露禅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杨班侯(18371892)和杨健侯(18391917),长期住在端王载漪(当时还是贝勒,直到1889年才晋封端郡王)府中教拳。太极拳得以成名,除了杨氏父子的功夫,更有赖于弟子多为朝中政要。

目前对于太极拳的历史一般官方说法为太极拳据考于明末清初逐渐形成:

陈式:

陈王廷(1600-1680)是卓有创见的武术家在明思宗崇帧四年(1641)陈王廷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他研究道家的《黄庭经》,参照了戚继光的《拳经》创编了太极拳。

陈长兴(1771-1853),陈氏十四世,人称牌位先生损益陈王廷所创长拳十三势,使其拳路系统化、定型化。为太极拳老架之代表。门徒众多,有名弟子有:其子陈耕耘,宗侄陈花悔,陈怀远,杨露禅(福魁)等。

陈有本(1780~1858),字道生创陈式新架(后称小架

陈清萍(17951868),陈氏第十五世,幼年师承族叔陈有本习练陈氏太极拳小架,其弟子武河清(禹襄)系河北省永年县人,暇则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杨、陈两家操而化之。自成一家。即今之武式太极拳;弟子和兆元(18101890)赵堡镇人,创赵堡镇太极拳,弟子李景延(1825年-1898年),赵堡太极拳忽雷架创始人。

 陈发科( 1887-1957 )是陈氏十七世本门中的代表人物,是号称牌位先生陈长兴的曾孙,

一九二八年,他应邀到北京授拳,立擂17天不败,从此陈氏太极拳的真面貌才开始被外界人所了解,他本人也被武术界尊称为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著名弟子有李经梧、冯志强、田秀臣、雷慕尼、洪均生等。

陈照丕(18831972),字绩甫,1928年秋北平同仁堂东家乐佑申和乐笃同兄弟二人,慕陈氏太极拳之名,托河南沁阳杜盛兴到陈家沟聘请拳师,族人公推陈照丕前往。他所授弟子代表有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四大金刚)等。为陈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陈照奎(19281981),系陈家沟陈氏十八世,完整地继承了其家传陈式大架(一路八十三式、二路又名炮锤七十一式)太极拳拳理拳法之精髓,整理撰写拳谱、规范拳架、阐明拳理,揭示太极拳技击内涵,为陈式太极拳这一拳中精晶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开辟了一条宽阔而光辉的大道。其中著名弟子有:张其林、张茂珍、张志俊 (郑州三张)马虹及其四大金刚等。

其特点是;显刚隐柔,刚柔相济,动作螺旋、缠绕,手法多变,忽隐忽现,快慢相间;呼吸讲究丹田内转;架式宽大低沉,并有发劲、跳跃和震脚动作。

 

杨式: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1873),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做僮,从师于陈长兴(1771-1853),壮年返故里,后到北京传拳授课。在京城他同多派高手切磋交流同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经其孙杨澄甫(1883—1936)大众传播需要将其家传拳术不断修改,遂渐定型为大架子,成为目前流行最广的杨式太极拳85式。其家族内部及门人内部仍旧有传统108及其他拳架修炼。

其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速度均匀,绵绵不断,整个架式结构严谨,中正圆满,轻灵沉着,浑厚庄重,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

 

吴式: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拜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又拜杨露禅次子杨班侯学小架子,以善柔化而著名。其子吴间鉴泉(1870—1942)在继承父传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不断修改,使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即以前流传的吴式太极拳108式。其重要传人有王茂斋、赵铁庵、杨宇霆、吴图南等。

其特点是: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绵不断,拳式小巧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自具舒展,不显拘谨。

武式: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初从师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太极拳,得其大概,为求得深造,后又跟陈青萍学陈式新架,经多年演练,自成一家。传人有:李亦畲、郝少如、郝真等。

其特点是:姿势紧凑,动作舒展,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在进退旋转中始终保持中心,出手不过足尖,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

 

孙式:清末河北定县人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精通形意、八卦,民国初向郝为真学太极拳,博采各家之长,创孙式太极拳。

其特点是:进退相随,动作舒展圆活。敏捷自然,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运动得到蓬勃发展,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家体委组织专家以杨式吴式为基础陆续编写出版了24式、88式、48式太极拳。


1989年中国武术研究院编写了适应竞赛的陈、杨、吴、孙式太极拳和综合太极拳的套路。

 

民间对太极拳历史源流并不能完全接受这种官方说法,认为此拳并非陈王庭创编,而是源自道家武术。最早为唐代许宣平首创为三世七式,后道门内传至元末明初著名道人张三丰,其传分为南北两支,南支至甘凤池绝传;北支则传播甚广。其中一支传于陈长兴而发展至今日太极拳。

另有1911年吴图南从友人处得一宋谱《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而吴图南的好友许禹生(18781945)有一好友自称张三丰弟子宋远桥的后人宋书铭(1840-?)所传三世七,在袁世凯执政(19111916)时曾为袁的幕宾,他练的太极拳“人有三世(即天前、地后、人今三世)拳分七品(即门外、入门、阶及、当堂、入室、开窍、神化七个层次)之意,名曰“三世七”,因由三十七个拳势组成,又称“三十七势”。于是前往宋府,宋拿出家传拳谱《宋远桥太极功源流支派论》相比较竟然吻合。宋也欣然受邀表演了其拳,然而其拳式动作同其他太极拳并无特殊之处只是由37个单式构成而已。然而其推手却与别人不同:其他人喜欢以双手压人双臂,他却双手置于对方手下,以手背和双臂外侧接人双臂,轻灵变化让人难以自持。

此情引起了(北洋政府教育部专门司主事)许禹生的注意,于是出现了民国初年1912年许禹生偕同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与宋书铭相会切磋拳技,极为精彩的一幕:在武术界享有盛名的纪子修(67岁)、许禹生(33岁)、吴鉴泉(42岁)等竟惨败在古稀之年的宋书铭(72岁)手下,钦佩之至,叩头请为弟子的埸面。此事轰动了北京武术界,宋书铭因而成了当时拳界的新闻人物宋书铭还将其祖所传太极拳秘谱手抄赠与吴鉴拳,吴图南(1884—1989年)等。该拳谱对太极拳届有着深远影响,至今仍有该谱手抄本流传于世。

1912年,许禹生在北京创办北京(平)体育研究社,属下教员、太极拳名流纪子修、杨梦祥(少候)、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都是杨门弟子。是时,太极拳仅在北京一地传教,学太极拳者,其师惟杨氏父子称是。谁也料想不到,此时却冒出了一个精于太极拳技的宋书铭,年龄同班候、健候相仿(班候生于1837年,健候生于1839年,宋书铭约生于1840年),他的太极拳技不是从杨露禅那里学来的(杨氏父子也不承认有宋书铭这个弟子),自述出自家传,远祖为明朝的(武术家)宋远桥,拳祖上溯到唐代许宣平。